肝硬化分期怎么确定

1.99万次浏览

李涛 主任医师

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肝硬化分期主要通过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确定。临床常用方法包括肝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活检及并发症监测。

1、肝功能评估

Child-Pugh评分是肝硬化分期的核心指标,通过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和肝性脑病五个维度量化评估。A级为代偿期,B级为失代偿早期,C级属终末期。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则纳入肌酐和INR值,更适合预测肝移植优先级。这两种评分系统需结合使用,动态监测病情变化。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晚期表现为表面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和门静脉增宽。CT或MRI能更精准检测再生结节和早期肝癌,弹性成像可量化肝硬度,F3阶段对应显著纤维化,F4即确诊肝硬化。影像学分期需与血清学指标联合解读,尤其对无症状代偿期患者具有早期筛查价值。

3、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门脉高压分期的金标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直接反映门脉压力。轻度曲张属代偿期,中重度伴红色征提示失代偿风险。胶囊内镜适用于不耐受传统内镜者,能同步评估全小肠血管病变。内镜所见静脉曲张分级与Child-Pugh评分结合,可更准确预测出血概率。

4、病理活检

经颈静脉肝活检是晚期患者的首选方法,Metavir评分中F4或Ishak评分6分可确诊肝硬化。病理可见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和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但活检存在取样误差,需结合无创指标。新兴的血清标志物如HA、PIIINP、TIMP-1等组合检测,可部分替代活检进行纤维化分期。

5、并发症监测

失代偿期判定依赖于并发症出现,包括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或肝肾综合征。代偿期患者每年发生失代偿概率约为5%-7%,一旦出现并发症即进入晚期。临床采用CLIF-C AD评分评估急性失代偿预后,该体系纳入器官衰竭数目和血乳酸水平,对ICU治疗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低于2克。代偿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失代偿期须限制活动量。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甲胎蛋白,Child B/C级患者应评估肝移植指征。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肝毒性药物,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可降低急性肝衰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