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

5.1万次浏览

吴国君 副主任医师

吴国君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乳腺外科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指发生在非哺乳期女性乳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乳腺导管阻塞、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硬块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乳腺导管阻塞

乳腺导管阻塞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局部挤压、内衣过紧、导管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局部硬块等症状。日常需避免外力压迫乳房,选择宽松舒适的内衣。若继发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乳头破损处侵入可能导致急性乳腺炎,常伴随发热、皮肤发红等症状。需保持乳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需静脉用药。

3、自身免疫反应

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特殊类型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乳房肿块和脓肿。诊断需结合病理检查,治疗可能包括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等抗炎药物。

4、乳腺外伤

乳房撞击、手术等外伤后局部淤血可能诱发炎症,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若出现持续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需排除感染并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等外用消炎药,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5、内分泌紊乱

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增加乳腺炎发生概率,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伴随月经不调者需检查激素水平,医生可能建议乳癖消片等中成药调节内分泌,同时定期乳腺超声监测病变进展。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规律作息。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慢性期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选择无钢圈纯棉内衣减少摩擦,每月定期自我检查乳房。若肿块持续增大、出现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须立即就诊排除恶性病变。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