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
轻微食物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低热等。食物中毒通常由进食被细菌、病毒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需及时补充水分并观察症状变化。
恶心是食物中毒早期常见症状,多因胃肠黏膜受刺激或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感。轻度恶心时可少量饮用温盐水或姜茶缓解,若持续超过6小时或加重,需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性胃肠炎等疾病。
呕吐是机体排出有害物质的防御反应,常见于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胃液,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建议暂时禁食2-4小时,呕吐缓解后分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与肠道痉挛或炎症有关。产气荚膜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时腹痛较明显。可尝试热敷腹部缓解痉挛,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便血或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感染,须立即就医。
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排便3-5次,由肠毒素引发肠道分泌亢进所致。诺如病毒、大肠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需注意补充电解质,可适量服用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避免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腹泻超过24小时无改善或出现黏液血便需就医。
体温37.3-38℃的低热可能伴随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李斯特菌、弯曲杆菌感染。机体通过升高体温抑制病原体繁殖。建议多休息、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警惕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发生轻微食物中毒后应暂停进食8-12小时,待症状缓解后从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开始逐步恢复。每日分次饮用1000-1500毫升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少尿、嗜睡等脱水表现,或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未缓解,须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需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食物充分加热,生熟分开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