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反应是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可能危及生命。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由ABO血型不合引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则与供体血浆中的抗体有关。需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急救措施。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开始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表现为寒战、高热、腰背疼痛、血红蛋白尿和低血压。溶血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血红蛋白和钾离子,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休克。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治疗包括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多在输血后1-6小时出现,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热和低血压,胸片显示双侧肺浸润。其发病机制为供体血浆中的抗白细胞抗体激活受体肺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毛细血管渗漏。治疗以呼吸支持为主,包括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严重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数患者在48-96小时内症状改善,但需密切监测氧合情况。
早期识别输血反应至关重要,输血前必须严格核对血型,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可疑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保留血袋送检,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检查。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反应应急预案,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患者输血后需观察至少4小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及反应情况,及时上报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