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河豚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口唇麻木、恶心呕吐、运动障碍、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中毒后可能迅速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
河豚毒素会阻断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早期表现为口周及舌尖刺痛感,10分钟至2小时内逐渐发展为广泛性麻木。患者可能伴有流涎和言语含糊,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催吐。临床常用阿托品注射液缓解胆碱能症状,重症需联合使用纳洛酮注射液促进毒素代谢。
胃肠黏膜受毒素刺激后出现剧烈呕吐,呕吐物常含未消化河豚组织。部分患者伴随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治疗需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同时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持续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毒素抑制运动神经元后出现进行性肌无力,表现为四肢瘫软、抬头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膈肌麻痹导致呼吸运动停止。急救时需准备气管插管设备,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注射用维生素B6可辅助神经功能恢复。
呼吸肌麻痹通常在中毒后4-6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呼吸浅慢、发绀等缺氧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显示Ⅱ型呼吸衰竭。需立即给予尼可刹米注射液兴奋呼吸中枢,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
毒素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导致循环衰竭,表现为皮肤湿冷、脉搏细速等休克体征。需快速静脉输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配合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抗休克治疗。心电图监测可能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河豚中毒属于急危重症,民间催吐、导泻等方法可能延误救治。中毒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留剩余食物样本供检测。康复期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肝肾负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沿海居民需加强识别河豚能力,禁止食用来源不明的水产品。医疗机构应常备河豚抗毒血清,中毒后6小时内是抢救黄金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