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免疫治疗、氧疗等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诱发、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对已知过敏原进行规避是控制哮喘发作的基础措施,同时需注意冷空气、烟雾等非特异性刺激因素。
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可减轻气道炎症。这类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能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使用后需漱口以避免口腔念珠菌感染,儿童患者应在家长监督下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这类药物多在急性发作时使用,能迅速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心悸等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医嘱控制使用频率。
针对尘螨、花粉等特定过敏原可进行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改变免疫应答模式。该疗法需持续3-5年,适用于过敏原明确且难以完全回避的中重度患者。
急性重度发作出现低氧血症时需给予氧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同时配合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氧流量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必要时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定期监测峰流速值,记录症状日记,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出现夜间憋醒、日常活动受限等控制不佳表现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