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瘦脸可按摩承浆穴、颊车穴、地仓穴、迎香穴、太阳穴等穴位。穴位按摩有助于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辅助改善水肿型或肌肉型面部肥胖,但需长期坚持并结合饮食运动调节。
承浆穴位于下唇中央凹陷处,属于任脉穴位。按摩该穴位可调节口腔周围肌肉紧张度,缓解下颌部位脂肪堆积。用指腹轻柔按压1-2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对改善双下巴有一定帮助。配合颈部后仰动作效果更佳,但孕妇及口腔溃疡者慎用。
颊车穴在咬肌隆起最高点处,属足阳明胃经。刺激此穴能放松咬肌,减少因咀嚼过度导致的面部宽大。可用拇指关节打圈按压,每次持续30秒,适用于长期单侧咀嚼或磨牙人群。注意力度不宜过大,避免损伤颞下颌关节。
地仓穴位于口角外侧约一指宽处,是足阳明胃经要穴。按摩该区域可促进面部淋巴回流,消除法令纹周围水肿。用食指指节从鼻翼向耳前方向推按,每次10-15下,适合晨起面部浮肿者。急性面部炎症或皮肤破损时禁用。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属手阳明大肠经。刺激此穴能加速鼻周代谢,改善苹果肌下垂问题。双手食指同时按压穴位并做深呼吸,每次维持5秒重复10次,对过敏性鼻炎伴面部浮肿者尤为适用。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属经外奇穴。适度按压可缓解颞肌紧张,改善太阳穴凹陷导致的视觉性脸大。用中指指腹轻揉3分钟后冷敷,能协同消除眼部浮肿。高血压患者需控制按压力度。
穴位按摩需配合温热毛巾敷脸以增强效果,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单次总时长不超过15分钟。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多食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食物,避免过硬食物减少咬肌负荷。建议搭配有氧运动促进全身脂肪代谢,若因骨骼问题导致脸型不佳,需咨询专业医师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