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早期白内障症状主要有视物模糊、眩光感、色彩辨识度下降、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加深等。白内障可能与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糖尿病、眼部外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晶状体混浊、视力渐进性下降等症状。
早期白内障患者常出现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尤其在强光环境下更为明显。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光线散射,表现为看远处物体边缘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可通过验光配镜暂时改善,但无法阻止病情发展。若合并糖尿病或高度近视,需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
晶状体混浊会引起光线散射,患者在夜间面对车灯等强光源时出现明显光晕现象。这种症状与晶状体皮质水隙形成有关,可能伴随对比敏感度下降。建议避免夜间驾驶,必要时使用防眩光眼镜。进行眼底检查可排除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类似症状。
晶状体核硬化会导致短波长光线透过率降低,患者对蓝色、紫色等冷色调的辨别能力减弱。常见表现为白色物体泛黄,彩色画面饱和度降低。这种情况可通过法恩斯沃思色觉测试评估,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进行鉴别。
晶状体局部混浊可能引起单眼视物重影,与角膜不规则散光不同,这种复视在闭另一只眼时仍持续存在。常见于皮质性白内障初期,因晶状体纤维板层分离导致屈光不均。需通过角膜地形图和眼部B超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核性白内障会导致晶状体屈光力增加,中老年患者可能出现近视度数短期内快速增长,原有老花症状暂时减轻。这种情况属于屈光性近视,配镜矫正效果有限。建议每三个月复查眼轴和角膜曲率,监测白内障进展速度。
早期白内障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紫外线暴露,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上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控制血糖血压等全身性疾病,避免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建议每半年进行视力、眼压和眼底检查,当矫正视力低于0.5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预防感染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