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感冒的疫苗有什么不良反应

2.23万次浏览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预防感冒的疫苗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微,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低热、乏力等。流感疫苗、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等常见预防感冒的疫苗可能引起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罕见严重反应等。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1、局部反应

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或疼痛,一般1-2天自行缓解。冷敷可减轻肿胀,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流感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时局部反应较皮下注射更常见,鼻喷疫苗可能引发短暂鼻塞或流涕。

2、全身反应

部分接种者会出现低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通常持续1-3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物理降温,适量饮水有助于缓解不适。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的全身反应发生率约为10-15%,儿童比例略高于成人。

3、过敏反应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荨麻疹、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鸡蛋过敏者接种含卵清蛋白的疫苗需谨慎,重组流感疫苗则无此限制。既往有疫苗严重过敏史者应提前告知医生。

4、神经系统反应

极少数可能出现吉兰-巴雷综合征,表现为肢体麻木或肌无力,与某些流感疫苗的神经节苷脂成分相关。接种后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变化或平衡障碍需立即就医。2010年H1N1疫苗监测数据显示该反应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5、罕见严重反应

疫苗相关增强性疾病多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能引发实际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反应偶见报道,多与疫苗佐剂刺激有关。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应选择灭活疫苗而非减毒疫苗。

接种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疫苗效果。过敏体质者接种前应详细阅读疫苗说明书,接种机构需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以备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