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睛老眨可能由视疲劳、干眼症、结膜炎、抽动症、角膜炎等原因引起。频繁眨眼与眼部刺激、神经调节异常、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
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引发视疲劳性眨眼。表现为阅读或使用电子屏幕后眨眼增多,可能伴随眼干、酸胀感。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滋润眼球,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调节功能。建议每用眼30分钟远眺放松。
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时,眨眼成为代偿性保护动作。常见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处于空调环境人群,伴有异物感、畏光。需减少电子屏幕使用,使用环孢素滴眼液促进泪液分泌,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形成保护膜。重度患者可能需要泪小点栓塞术。
细菌或病毒感染结膜时,炎症刺激引发反射性眨眼。过敏性结膜炎还会伴随眼痒、分泌物增多。细菌性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病毒性感染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过敏性症状需配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抗组胺治疗。家长需注意儿童避免揉眼加重感染。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导致不自主眨眼,属于运动性抽动表现。症状在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轻症可通过心理行为干预改善,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硫必利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等调节多巴胺受体药物。家长需保持耐心引导,避免强化关注。
角膜上皮损伤或感染时,眨眼可加剧疼痛和畏光症状。可能与隐形眼镜使用不当、外伤有关,需紧急处理防止角膜穿孔。细菌性角膜炎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真菌性感染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同时配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促进修复。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眼药水。
日常应保持每天7小时以上睡眠,用眼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适量补充深海鱼类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出现持续眨眼超过1周、伴随红肿疼痛或视力下降时,须及时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等明确诊断。儿童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同步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