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睡觉老是翻来覆去可能由环境不适、生理性因素、维生素D缺乏、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卧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亮、噪音干扰等环境因素会让孩子睡眠不安。家长需保持室温在20-24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避免睡前剧烈活动。床垫过硬或过软也可能导致频繁翻身,建议选择软硬适中的儿童专用床垫。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浅睡眠期肢体活动,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可尝试建立固定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讲故事等帮助孩子放松。白天适当增加运动量也有助于提升夜间睡眠质量。
维生素D不足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易惊、多汗、摇头蹭枕等症状。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悦而维生素D滴剂等,同时保证每日适量户外活动。
积食、肠胀气或胃食管反流会引起腹部不适导致翻身频繁。建议晚餐不过饱,避免油腻食物,必要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若伴随呕吐、腹泻需及时就医。
过敏性鼻炎或湿疹造成的鼻塞、皮肤瘙痒会干扰睡眠。家长需保持卧室清洁,定期除螨,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或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皮肤症状。
家长应记录孩子睡眠状况及伴随症状,如长期存在睡眠障碍、生长发育迟缓或白天行为异常,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保健科。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睡前2小时避免电子屏幕刺激,可饮用适量温牛奶帮助安神。若发现孩子有打鼾、呼吸暂停等表现,需要排除腺样体肥大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