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女人腺肌症一般是指子宫腺肌病,属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宫腔操作史、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子宫腺肌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母亲或姐妹患有该疾病,自身发病概率可能增加。这类患者可能伴随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多从月经前1-2天持续至月经结束。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
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等宫腔操作可能破坏子宫基底层,导致子宫内膜侵入肌层。此类患者常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血中可能带有血块。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预防感染。
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部分内膜细胞向肌层浸润。患者可能出现非经期下腹坠胀感,妇科检查可触及均匀增大的子宫。可遵医嘱使用炔诺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调节激素水平。
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区结构紊乱,促使内膜细胞迁移。这类患者常合并腰骶部酸痛,阴道分泌物可能呈脓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感染治疗。
子宫肌层内新生血管过度形成会为异位内膜提供营养支持,加重病灶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性交疼痛,超声检查可见肌层内蜂窝状改变。可考虑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或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子宫腺肌病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经期可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灶变化,若出现严重贫血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评估是否行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深色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及高脂饮食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