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怎么办

孟莉 主任医师

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老年人贫血可通过饮食调节、病因治疗、药物干预、改善吸收功能和生活护理等方式改善。贫血可能由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病消耗、造血功能障碍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节: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红肉和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类、蛋类和豆制品,纠正偏食习惯。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红枣枸杞等药食两用食材可辅助改善气血。

2、病因治疗:

消化系统溃疡可能导致慢性失血,需完善胃镜肠镜检查。慢性肾病可能伴随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需控制原发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疾病需专科诊治。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合并贫血,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3、药物干预:

缺铁性贫血可选用硫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等铁剂。巨幼细胞贫血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制剂。严重贫血者可短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素。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防止铁剂过量导致沉积症。

4、改善吸收:

慢性胃炎患者需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不足者可用稀盐酸合剂。长期服用抑酸药者需评估用药必要性。肠道菌群紊乱者可通过益生菌调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以改善营养吸收。

5、生活护理: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冬日注意手足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减少磕碰风险预防出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抑郁情绪可能影响食欲,需保持社交活动和心理疏导。

老年贫血患者应建立均衡膳食结构,每日保证畜禽肉类100-150克,深色蔬菜300克,适当增加核桃、黑芝麻等坚果摄入。运动建议选择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舒缓活动,避免空腹运动引发眩晕。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和铁代谢指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贫血程度。居家环境保持光线充足减少跌倒风险,座椅加装扶手辅助起身。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少舌后坠影响呼吸,晨起时动作放缓预防体位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