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严重贫血可通过输血、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病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严重贫血通常由失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骨髓异常、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输血治疗:对于急性失血或血红蛋白极低的患者,输血是快速改善贫血症状的有效方法。输血能够迅速补充红细胞,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缓解头晕、乏力等症状。输血前需进行血型匹配,确保安全。
2、药物治疗: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是治疗贫血的常用药物。铁剂如硫酸亚铁片300mg/次,每日3次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次,每周1次和叶酸片5mg/次,每日1次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饮食调节:富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贫血。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菠菜、豆类等是铁的良好来源;鱼类、乳制品、蛋类富含维生素B12;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富含叶酸。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贫血复发。
4、病因治疗:贫血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继发症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慢性失血患者需排查消化道溃疡、肿瘤等病因;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肾功能;骨髓异常患者需进行骨髓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5、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贫血,手术可能是必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考虑骨髓移植;脾功能亢进患者可进行脾切除术。手术需在专科医生评估后进行,术后需密切监测恢复情况。
严重贫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体质。饮食上注意多样化,避免偏食,减少咖啡、茶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摄入。长期贫血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