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需要怎么治疗和护理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康复训练、饮食调节和心理支持。

1、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脑梗死急性期的关键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治疗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4.5小时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溶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2、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脑梗死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作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言语治疗则针对语言障碍进行训练。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饮食调节:

脑梗死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合理的饮食调节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降低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同时,保持适当的饮水量,避免脱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5、心理支持:

脑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是治疗和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脑梗死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