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贫血三项检查通常包括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维生素B12与叶酸水平测定。
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数值降低通常提示缺铁性贫血。该蛋白由肝脏合成,能结合并储存铁离子,水平下降说明机体处于铁缺乏状态。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皮肤苍白等症状,需通过口服铁剂治疗并增加含铁食物摄入。
转铁蛋白饱和度体现血液中铁的运输能力,正常范围为20%-50%。数值低于16%支持缺铁性贫血诊断,高于50%则需警惕铁过载性疾病。该指标异常可能引发红细胞生成障碍,长期异常需排查消化系统慢性失血或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等病因。
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用于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多与萎缩性胃炎或吸收障碍相关,叶酸不足常见于孕期或营养不良人群。两者缺乏会导致DNA合成障碍,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需通过补充相应维生素及调整膳食结构改善。
日常预防贫血需注意膳食均衡,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搭配新鲜绿叶蔬菜补充叶酸。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乳制品中,素食者需特别注意补充。烹饪时避免过度加热破坏叶酸,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指标及时就医。长期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孕妇及儿童出现贫血症状更应及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