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肝炎携带者是指体内携带肝炎病毒但未表现出明显症状或肝功能异常的人群。这类人群可能长期处于病毒潜伏状态,虽未发病但仍具有传染性。肝炎携带者通常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体类型需通过血液检测确认。携带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病毒活跃导致肝炎发作。
1、病毒携带:肝炎携带者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但未引发明显炎症反应。携带者可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病毒,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
2、无症状表现:肝炎携带者通常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可能正常。部分携带者可能出现轻微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但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病毒活跃的关键。
3、传染性风险:肝炎携带者虽未发病,但仍具有传染性,尤其在高病毒载量时。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性接触、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他人。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
4、定期监测:肝炎携带者需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以评估病毒活跃程度。若病毒载量升高或肝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干预可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风险。
5、生活方式调整:肝炎携带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熬夜等损害肝脏的行为。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肝炎携带者需注意饮食和运动,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等。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增强体质。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是预防肝炎发作的关键,携带者应积极配合控制病毒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