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是怎么引起的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肠癌可能由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肠道炎症、肥胖和长期吸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肠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尤其是携带某些基因突变如APC基因或MLH1基因突变者。对于这类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治疗上,早期肠癌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化疗或靶向治疗。

2、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可能增加肠癌风险。红肉和加工肉类的过量摄入也与肠癌发生相关。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有助于降低风险。日常护理中,建议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3、肠道炎症: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能增加肠癌风险。这些疾病导致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诱发癌变。治疗上,需控制炎症,使用药物如美沙拉嗪或糖皮质激素,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4、肥胖:肥胖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者。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增加癌症风险。通过控制体重,采用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肠癌风险。

5、长期吸烟:吸烟不仅与肺癌相关,也可能增加肠癌风险。烟草中的致癌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肠道黏膜,长期积累可能导致癌变。戒烟是降低肠癌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建议吸烟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

肠癌的预防和治疗需结合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和促进肠道健康。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是早期发现和预防肠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