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肠癌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肠癌的早期发现可通过定期筛查、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改善生活方式、了解家族病史、及时就医等方式实现。肠癌可能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肠道炎症、肥胖、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1、定期筛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或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等非侵入性筛查方法。早期筛查可有效发现肠息肉或早期肠癌,提高治愈率。

2、关注信号:注意排便习惯的突然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便血或黑便、大便变细等。持续性腹痛、腹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疲劳也可能是肠癌的早期信号,需及时就医。

3、改善饮食: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保持均衡营养,有助于降低肠癌风险。

4、了解病史:家族中有肠癌或肠息肉病史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筛查。遗传性肠癌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需尽早咨询遗传学专家。

5、及时就医:若出现疑似肠癌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肠镜、CT扫描或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肠癌的关键在于提高健康意识,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定期筛查并及时关注身体信号。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可进一步降低肠癌风险。若发现异常,务必尽早咨询专业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