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牙龈出血特点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白血病患者牙龈出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不易止血、常伴有其他部位出血。

1、自发性出血:

白血病患者的牙龈出血多为自发性,即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出血。这是因为白血病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血液凝固功能下降,牙龈组织在轻微摩擦或触碰时容易破裂出血。

2、出血量大:

白血病患者的牙龈出血量通常较大,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且不易自行停止。这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血液无法有效凝固,导致出血量增加。

3、持续时间长:

白血病患者的牙龈出血持续时间较长,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止血。这是因为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受损,血液凝固过程延缓,出血点难以迅速闭合。

4、不易止血:

白血病患者的牙龈出血不易止血,即使采取压迫止血等措施,效果也不明显。这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缺乏有关,血液凝固功能严重受损,止血困难。

5、其他部位出血:

白血病患者的牙龈出血常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等。这是因为白血病导致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多个部位都可能出现出血症状。

白血病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食用坚硬食物,减少牙龈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