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主要有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药物治疗、咬合调整五种。
通过超声波洁牙机清除牙龈缘以上牙石和菌斑,适用于牙周病早期。可去除龈上结石对牙龈的机械刺激,减少炎性分泌物。操作需规避龋齿和充填体,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建议使用抗敏感牙膏。
采用手动刮治器清除牙周袋内根面牙石,需在局麻下进行。通过去除龈下菌斑生物膜阻断炎症进展,深度超过3毫米的牙周袋需分次治疗。可能出现牙龈出血和轻微疼痛,治疗后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对受感染的牙骨质进行抛光处理,使根面光滑不利于菌斑附着。可与龈下刮治同步进行,能显著降低牙周探诊深度。操作需注意保护牙本质避免过度切削,治疗后建议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
辅助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凝胶等局部缓释药物。针对顽固性牙周炎可短期口服多西环素,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制霉菌素。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禁止与酒精类饮品同服。
通过调磨咬合高点或制作颌垫改善创伤性咬合。适用于伴有牙齿松动的中重度牙周病,可降低牙周组织承受的侧向力。需结合咬合纸测试精准调磨,完成后需进行抛光处理防止粗糙面存留菌斑。
基础治疗期间应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避免牙龈损伤。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限制粘性高糖食物。建议戒烟并每3-6个月复查一次,重度牙周炎患者需联动修复科和正畸科进行综合治疗。规律进行叩齿训练可增强牙周组织抵抗力,避免用牙开瓶盖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