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流血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子宫血管受压、子宫内膜受损、肌瘤位置特殊、肌瘤体积增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激素异常: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刺激肌瘤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或脱落不完全,从而引发不规则出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等,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
2、血管受压:肌瘤体积增大可能压迫子宫血管,导致血流不畅或局部血管破裂出血。通过热敷或轻柔按摩腹部,可缓解局部不适,但需避免过度刺激。
3、内膜受损:肌瘤生长过程中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出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棉质内裤,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4、肌瘤位置:若肌瘤位于子宫黏膜下,容易引起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药物治疗可选用米非司酮片10mg每日一次,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3.75mg每月一次,抑制肌瘤生长。
5、肌瘤体积:体积较大的肌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异常出血。手术治疗可选择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决定。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菠菜、红肉,预防贫血。若出血持续或伴随严重腹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