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治疗、避免刺激、调整饮食、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慢性疾病、精神压力、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皮肤干燥是导致瘙痒的常见原因,日常使用含有尿素、甘油、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保湿霜,每天涂抹2-3次,尤其在洗澡后立即使用,有助于锁住水分,缓解瘙痒。
2、药物治疗:瘙痒严重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1次或外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对于慢性瘙痒,医生可能会开具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
3、避免刺激:减少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4、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辛辣食物等。增加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有助于改善皮肤健康。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5、心理疏导: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瘙痒症状,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减少心理因素对皮肤的影响。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每周洗澡2-3次,水温控制在37℃左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抗炎。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皮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