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增强心肺功能等方式帮助管理病情。运动时需注意运动类型、强度、频率、时间及身体反应。

1、运动类型:糖尿病患者适合进行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利用。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等也可适当进行,但需避免过度负荷,防止肌肉损伤。

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通过“谈话测试”判断,即在运动时能正常说话但不轻松。过高的运动强度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低血糖。

3、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3-5次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风险。

4、运动时间:避免空腹运动,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水平较为稳定。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必要时补充碳水化合物,防止低血糖发生。

5、身体反应:运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糖分。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糖尿病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运动计划,运动前后监测血糖,保持适度运动频率和强度,避免空腹运动,注意身体反应。饮食上选择低糖、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运动与饮食结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