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高龄老人骨折可通过手术固定、药物镇痛、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跌倒外伤、肌肉萎缩、关节退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手术固定:高龄患者优先选择创伤小的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或髓内钉固定,避免开放性手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中采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术后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压疮。
2、药物镇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为基础用药,中重度疼痛可联用曲马多或弱阿片类药物。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加重消化道出血风险。同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改善骨代谢。
3、康复训练:术后24小时开始床上踝泵运动,72小时后逐步进行床边坐立训练。使用助行器辅助站立时需专人保护,每日训练分3次进行,每次不超过15分钟。康复期配合热敷缓解肌肉僵硬。
4、营养支持:每日保证60g优质蛋白摄入,优选鱼肉、蛋清、乳清蛋白粉。增加维生素K丰富食物如菠菜、西兰花,促进骨钙素合成。少量多餐制,必要时添加全营养配方粉补充能量缺口。
5、心理疏导:认知功能完好的患者易产生无用感,需引导回忆生命成就事件。痴呆患者可采用抚触疗法,播放熟悉音乐缓解焦虑。家属参与护理能增强安全感,每日安排15分钟亲情交流时间。
高龄骨折患者需建立多学科照护团队,整合骨科、康复科、营养科资源。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饮食采用高钙高纤维配方,避免便秘加重疼痛。康复阶段配备髋部保护器,居家环境安装防滑垫和扶手。定期骨密度检测指导抗骨质疏松治疗,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