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鼻炎患者需进行穿刺手术的情况相对较少,通常针对特定类型或严重并发症。鼻窦穿刺术适用于慢性鼻窦炎药物控制无效、真菌性鼻窦炎或鼻窦囊肿引发严重症状者。手术方式包括上颌窦穿刺术、蝶窦开放术等。
1、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能需穿刺引流。该病与细菌定植、纤毛功能障碍有关,常表现为脓涕、面部胀痛。治疗可选用克拉霉素、莫西沙星等抗生素,配合鼻腔冲洗。
2、真菌性鼻窦炎: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导致窦腔坏死物堆积需手术清除。患者多有糖尿病史,伴随血性分泌物、视力改变。术后需应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
3、鼻窦囊肿:巨大黏液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头痛、复视时需穿刺减压。囊肿可能与窦口阻塞有关,影像学检查可见窦腔膨胀性病变。
4、儿童顽固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合并多重感染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穿刺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常见睡眠打鼾、中耳炎反复发作。
5、肿瘤性病变: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等良性肿瘤为明确病理诊断,可能需穿刺活检。此类病变易被误诊为普通鼻息肉,CT检查可见骨质重塑。
日常护理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度游泳可改善鼻黏膜功能,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出现持续鼻塞、嗅觉减退或视力异常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术后需定期内镜复查防止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