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初生婴儿肠绞痛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改变体位、服用益生菌、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肠绞痛通常由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母乳喂养时母亲需减少摄入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低乳糖奶粉。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避免吞入空气。少量多次喂养能减轻肠道负担。
2、腹部按摩:温热掌心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配合屈腿压腹动作。按摩时间选在喂奶后1小时,每天3-4次,每次5分钟。注意力度轻柔,避开脐部未愈合区域。
3、体位缓解:采用飞机抱姿势压迫腹部,或让婴儿俯卧在大人膝盖上。使用襁褓包裹增加安全感,摇椅轻微晃动也有助分散注意力。避免平躺时哭闹加重胀气。
4、益生菌补充:选择婴儿专用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因菌群失调导致的腹胀。需连续补充2-4周见效。
5、药物干预:西甲硅油可分解肠道气泡,缓解胀气症状。严重哭闹时医生可能开具解痉药颠茄合剂。排除牛奶蛋白过敏需改用深度水解奶粉,湿疹伴肠绞痛需考虑过敏因素。
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安静温暖,记录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母乳妈妈应避免咖啡因和乳制品,喂养后必须拍嗝。若每天哭闹超过3小时且体重增长缓慢,需就医排除肠套叠等器质性疾病。适当增加俯卧时间促进肠道蠕动,但需在清醒时监护防止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