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绞痛怎么治疗比较好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肠绞痛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体位改变、益生菌补充、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喂养调整:母乳喂养时母亲需减少豆类、奶制品等易产气食物摄入;配方奶喂养可尝试低乳糖或水解蛋白奶粉。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避免吞入过多空气。喂养间隔控制在2-3小时,单次喂养量不超过胃容量。

2、腹部按摩:温热掌心后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配合屈腿压腹动作促进排气。按摩力度需轻柔,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3-4次。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避开喂奶后1小时内操作。

3、体位干预:采用飞机抱姿势减轻腹部压力,或让婴儿俯卧在大腿上前臂托住腹部。使用襁褓包裹时留出下肢活动空间,避免束缚过紧。斜坡床垫保持15-30度仰角有助于消化。

4、益生菌调节:选择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鼠李糖乳杆菌GG株等特定菌株,每日剂量需达1×10^8CFU以上。持续补充2-4周可改善肠道微生态,与维生素D同服能增强效果。需注意选择不含乳制品的剂型。

5、药物缓解:西甲硅油可破坏气泡表面张力,餐前口服1-2滴;颠茄合剂需遵医嘱使用。严重哭闹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药物干预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后方可实施。

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低敏饮食,避免摄入咖啡因及辛辣食物。每日进行被动操锻炼婴儿腹肌,哭闹时使用白噪音或摇篮曲安抚。持续3小时以上剧烈哭闹伴呕吐、血便需急诊排除肠梗阻,生长发育曲线正常的婴儿症状多在4-6月龄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