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类风湿关节炎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类风湿关节炎可通过关节症状、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程特点、排除其他疾病等方式综合判断。该病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关节对称性肿痛等症状。

1、关节症状: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是典型表现,多累及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关节肿胀、压痛伴随活动受限,晚期可能出现天鹅颈样畸形。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活动。

2、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率约70%,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特异性更高达95%。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常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解读结果,单一指标异常不能确诊。定期复查可监测疾病活动度。

3、影像学检查:X线早期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进展期出现关节间隙狭窄、骨质侵蚀。超声能检测滑膜增生和血流信号,MRI对早期骨髓水肿敏感。影像学分级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4、病程特点:隐匿性起病,症状持续6周以上需警惕。病情呈波动性进展,寒冷潮湿环境易加重。女性发病率是男性3倍,30-50岁为高发期。记录症状变化规律有助于鉴别诊断。

5、排除诊断:需与骨关节炎、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等鉴别。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晨僵通常小于30分钟;痛风常突发单关节剧痛伴血尿酸升高。医生会结合病史和检查进行鉴别。

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控制炎症,推荐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可维持关节功能。寒冷季节注意佩戴护具,使用辅助器具减轻关节负担。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规范治疗可有效延缓关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