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5个月引产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通过药物镇痛、心理支持、体位调整、呼吸调节、医疗监测等方式缓解。疼痛主要与子宫收缩强度、宫颈扩张程度、个体痛阈差异、情绪紧张度、麻醉效果等因素相关。
1、药物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轻度疼痛,中重度疼痛需阿片类药物如哌替啶。硬膜外麻醉能阻断痛觉神经传导,需由麻醉医师评估实施。药物选择需排除过敏史及妊娠禁忌。
2、心理干预:焦虑情绪会降低疼痛耐受度,认知行为疗法可调整对疼痛的灾难化认知。正念减压训练通过身体扫描技术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建议选择60bpm节奏的舒缓曲目。
3、体位管理:半卧位能减轻宫缩对腰骶部的压迫,侧卧时双膝间放置枕头减少盆底肌张力。分娩球运动通过骨盆摇摆促进胎位下降,每小时变换体位可加速产程进展。
4、呼吸调节:拉玛泽呼吸法采用4-4-4节律的胸腹联合呼吸,宫缩峰值期转换为浅快呼吸模式。发声呼气可避免屏气导致的肌肉紧张,需配合助产士口令进行节律调整。
5、医疗监护:持续胎心监测可及时发现宫缩过强导致的胎儿窘迫,血压监测预防麻醉相关低血压。疼痛数字评分≥4分需重新评估镇痛方案,出血量超过500ml需紧急干预。
引产期间建议摄入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维持体力,如香蕉、全麦面包。术后6小时开始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每日温水坐浴2次促进伤口愈合。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发热需复查排除感染,心理随访应持续至引产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