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小孩睡觉惊厥可能由高热惊厥、低钙血症、癫痫、脑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钙治疗、抗癫痫药物、抗感染治疗、代谢干预等方式处理。
1、高热惊厥:体温骤升超过38.5℃可能诱发神经系统异常放电,表现为突发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立即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物理降温。避免掐人中或塞异物,5分钟内未缓解需送医。
2、低钙血症: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导致血钙低于2.1mmol/L,特征为手足搐搦、喉痉挛。日间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饮食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急性发作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3、癫痫:可能与脑损伤、皮层发育异常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需脑电图确诊后规律服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避免闪光刺激和过度疲劳。
4、脑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脑实质炎症,常伴发热、呕吐等前驱症状。腰穿检查明确病原体后,病毒性用阿昔洛韦抗病毒,细菌性选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重症需降颅压治疗。
5、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导致神经递质紊乱,多在进食特定蛋白质后发作。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后需终身低苯丙氨酸饮食,补充特殊配方奶粉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
日常注意保持卧室温度适宜,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发作期间记录抽搐时间和表现特征,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6个月内复发或发作超过15分钟需神经科专科评估,脑电图、头颅MRI等检查可鉴别病因。哺乳期母亲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幼儿辅食逐步添加蛋黄、瘦肉等富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