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尿频可通过控制血糖、调整饮水习惯、药物治疗、膀胱训练、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高血糖渗透性利尿、泌尿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控糖管理: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管渗透压升高,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建议通过动态血糖监测、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选择藜麦、燕麦等低GI主食、规律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从源头减少尿量生成。
2、饮水优化:不当饮水方式会加重尿频症状。采用分次少量饮水法,每日总量控制在2000ml左右,避免睡前2小时大量饮水。可饮用玉米须茶、桑叶茶等具有辅助降糖作用的代茶饮,减少夜间起夜次数。
3、药物干预: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神经源性膀胱可选用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或索利那新;前列腺增生患者适用坦索罗辛。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避免自行用药。
4、膀胱训练:通过延时排尿锻炼膀胱容量,从每次尿意来临后延迟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4小时排尿一次。配合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5次收缩,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5、中医调理:肾气不固型可用缩泉丸加减,阴虚火旺型推荐知柏地黄丸。针灸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每周3次配合艾灸肾俞穴。中药熏蒸会阴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运动建议采用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项目,避免高强度运动引发应激性血糖升高。饮食中增加山药、芡实等健脾固肾食材,限制西瓜、绿豆等利尿食物摄入。当出现排尿灼痛、血尿或尿失禁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