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首选消化内科就诊,病情复杂时可转诊胃肠外科或营养科。消化内科负责诊断与药物管理,胃肠外科处理手术干预,营养科指导饮食调整。
1、消化内科:作为核心诊疗科室,消化内科医生通过结肠镜、粪便检测等手段确诊疾病。轻中度患者常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硫唑嘌呤等药物控制炎症,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急性发作期需监测电解质和营养状况。
2、胃肠外科:当出现肠穿孔、大出血或癌变倾向时,需外科会诊。常见术式包括全结肠切除术、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术后需关注造口护理与肠道功能重建,多数患者术后仍需消化内科随访。
3、营养科: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时,营养师会设计高蛋白低渣饮食。推荐食用蒸蛋羹、龙须面、苹果泥等低纤维食物,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
4、中医科:部分患者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灌肠可缓解里急后重感。常用方剂包含白头翁汤、芍药汤等,需在消化内科监督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针灸对腹痛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5、心理科:长期病程易引发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对肠道的影响,建立症状日记帮助医患沟通。重症患者需评估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
日常饮食宜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摄入。温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症状急性期需限制活动量。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记录大便性状与次数变化有助于复诊评估。每年结肠镜随访监测黏膜愈合情况,育龄期女性需孕前咨询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