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鼻中隔偏曲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等方式治疗。该疾病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鼻腔占位性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头痛、反复鼻出血等症状。

1、鼻腔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分泌物,缓解黏膜水肿。每日1-2次,水温控制在37℃左右,配合洗鼻器使用效果更佳。该方法适用于轻度偏曲且无并发症者。

2、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可减轻炎症;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能短期改善通气;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适用于过敏因素诱发者。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鼻中隔成形术:通过保留软骨支架的矫正手术恢复鼻腔结构。手术时间约1小时,采用局部麻醉,术后需填塞止血材料24-48小时。适用于中度偏曲伴持续性鼻塞者。

4、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切除部分偏曲软骨和骨质以扩大鼻腔通道。需全身麻醉,住院3-5天,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针对严重偏曲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5、鼻中隔三线减张法:新型微创术式在鼻中隔三个张力区进行精准矫正。出血量少,恢复快,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适合青少年患者及对传统手术耐受差者。

日常可进行鼻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推荐食指指腹从鼻根至鼻翼螺旋式按压。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游泳时注意避免呛水,冬季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需及时复查鼻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