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献血浆可通过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脂、筛查潜在疾病等方式获益,但可能引发头晕、缺铁性贫血等风险。
1、促进代谢:
献血浆能加速体内老旧血浆蛋白的清除,刺激肝脏合成新鲜蛋白质,有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定期捐献者血浆总蛋白更新速率比普通人快15%-20%,这种生理性刺激可提升基础代谢率。
2、血脂调节:
单次献血浆可减少约200-300mg胆固醇含量,长期规律捐献能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10%-15%。血浆置换过程中会同步清除部分脂溶性毒素,对高脂血症人群具有辅助改善作用。
3、疾病筛查:
每次捐献前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等7项检测,相当于免费获得基础血液筛查。约0.3%的捐献者通过该流程发现未被诊断的传染性疾病或血液异常指标。
4、短期不适:
5%-8%捐献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多与空腹或紧张相关。采血过程中枸橼酸盐抗凝剂可能引发口周麻木,补充钙剂可快速缓解。
5、铁质流失:
每次献血浆损失15-30mg铁元素,年捐献超过6次可能造成铁蛋白水平下降。育龄期女性及素食者需监测血清铁指标,可通过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
献血浆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保证摄入红肉50g或猪肝30g补充铁质,饮用2000ml水促进体液平衡。体重低于50kg或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者不宜捐献,两次捐献间隔应不少于14天。出现持续乏力、心悸等症状需及时检测铁代谢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铁剂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