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消化道穿孔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膈下游离气体、肠管扩张、腹腔积液、腹膜刺激征象及继发感染征象。
1、膈下游离气体:
立位胸片或腹部平片可见新月形透亮影,多位于右侧膈下。气体来源于穿孔后消化道内气体外溢,胃十二指肠穿孔出现率高达80%。需与间位结肠、膈下脓肿鉴别。
2、肠管扩张:
穿孔远端肠袢积气扩张,呈现阶梯状液平面。肠麻痹导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消失。穿孔6小时后征象逐渐明显,常见于小肠穿孔病例。
3、腹腔积液:
腹部密度均匀增高,肠管间距增宽,盆腔可见弧形液平面。积液量>500ml时出现肋腹线消失。胃内容物或肠液漏出刺激腹膜形成渗出液。
4、腹膜刺激征:
腹肌紧张表现为腹部脂肪线模糊或消失,腰大肌影不清晰。胃肠穿孔后化学性腹膜炎导致局部肌卫反应,12小时后可发展为细菌性腹膜炎。
5、感染征象:
晚期可见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呈"梳齿征",腹腔脓肿形成时出现气液腔。产气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气泡样透亮区,常见于结肠穿孔合并感染。
怀疑消化道穿孔时应禁食并立即就医,X线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腹部CT能更准确显示微小穿孔病灶,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腹腔积液量。术后需严格遵循流质饮食过渡方案,逐步恢复蛋白质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过早进食粗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