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怀孕后恶心感通常出现在孕5-6周,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嗅觉敏感度增加、胃肠功能减弱、心理压力、维生素B6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调整、心理疏导、药物干预、穴位按摩、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
妊娠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雌激素水平快速升高,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约80%孕妇在孕6周左右出现晨吐。建议晨起前食用苏打饼干缓解胃酸,避免空腹状态起床。
2、嗅觉敏感:
孕激素增强嗅觉神经敏感性,油烟、香水等气味易诱发恶心反应。保持环境通风,使用柠檬、薄荷等清新气味中和刺激性气味,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
3、胃肠不适:
孕激素使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导致反酸胀气。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蒸南瓜,餐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位。
4、心理因素:
焦虑情绪通过脑肠轴影响消化功能,形成恶心-紧张的恶性循环。正念呼吸训练每天3次,每次5分钟,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5、营养缺乏:
维生素B6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缺乏可能加重孕吐。在医生指导下可补充维生素B6制剂,或摄入富含B6的食物如香蕉、鹰嘴豆、三文鱼。
孕吐期间需保证每日饮水1500ml,选择生姜茶、电解质饮料等预防脱水。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若出现持续呕吐、体重下降超过孕前5%或尿酮体阳性,需及时就医排除妊娠剧吐。注意记录恶心发作时间与诱发因素,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孕期服用止吐药物需严格遵医嘱,禁用含非那根的传统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