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牙齿出现空洞疼痛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口腔护理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病、牙齿隐裂、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补牙修复:
龋齿导致的浅层龋洞可通过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直接充填。中深度龋坏需先清除腐质,消毒后分层填充。补牙后避免咀嚼硬物24小时,定期检查填充体完整性。
2、根管治疗:
当细菌感染牙髓引发剧烈疼痛时,需开髓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治疗分3-4次完成,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和永久充填。术后可能需全冠修复保护患牙,成功率可达90%以上。
3、药物控制:
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双氯芬酸钠缓解。伴有感染时需配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所有药物需在牙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4、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过冷过热、高糖及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增加乳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苹果、胡萝卜等粗纤维食物可辅助清洁牙面。
5、口腔护理: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至少两次。牙线清理邻面菌斑,漱口水辅助抑菌。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及时发现早期龋损。
出现自发性夜间痛、咬合痛或面部肿胀时应立即就诊。日常护理建议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横向用力刷牙。餐后清水漱口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定期口腔检查能预防龋病进展。长期缺牙未修复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建议3-6个月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