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髋关节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液分析、功能评估等方法诊断。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髋关节周围是否有压痛、肿胀或发热,评估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受限。典型体征包括"4"字试验阳性患侧足踝放于对侧膝盖时髋部疼痛、Trendelenburg步态骨盆向健侧倾斜。这些检查可初步判断关节炎症程度和功能损害。
2、影像学检查:
X线能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等骨结构改变;MRI可早期发现软骨损伤和滑膜增生;超声检查适用于评估滑膜炎和关节积液。影像学分级通常采用Kellgren-Lawrence标准,从0级正常到4级严重骨赘伴关节间隙消失。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可鉴别感染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用于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尿酸检测辅助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炎症指标如ESR和CRP升高提示疾病活动度。
4、关节液分析: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观察颜色、粘稠度和白细胞计数。化脓性关节炎滑液呈脓性,白细胞>50000/μL;痛风性关节炎可见针状尿酸钠结晶;骨关节炎滑液多呈淡黄色、粘稠度降低。该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5、功能评估: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或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化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能力。6分钟步行测试评估运动耐力,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反映平衡功能。这些数据用于制定康复计划和疗效评价。
确诊髋关节炎需结合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急性期疼痛可冷敷,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夜间静息痛或关节畸形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