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尿的原因是什么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多尿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肾脏渗透压失衡、血糖浓度过高、自主神经病变、尿路感染等因素引起。

1、胰岛素不足:

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血糖浓度持续升高。当血糖超过肾糖阈时,肾小管无法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形成渗透性利尿。这类患者需接受胰岛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2、渗透压失衡:

高血糖状态使血浆渗透压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大量水分伴随葡萄糖排出形成多尿,可能伴随口渴、皮肤干燥等症状。控制血糖可改善症状,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有助于稳定渗透压。

3、血糖波动:

餐后血糖迅速升高达11.1mmol/L以上时,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这种现象常见于未规律用药或饮食失控者,典型表现为尿频伴尿量增多。动态血糖监测联合降糖方案调整可有效缓解症状。

4、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伤膀胱自主神经,导致排尿反射异常。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尿潴留与溢出性多尿,夜尿次数显著增加。甲钴胺、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间歇导尿能改善功能。

5、继发感染:

尿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刺激引发尿频尿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积极抗感染治疗选择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同时需强化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1.5-2升,避免含糖饮料。增加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糖代谢,定期监测晨起空腹及三餐后血糖。出现多尿症状加重或伴随体重下降时,需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长期未控制的多尿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