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子里面有块状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精液中出现块状物可能由精液凝固异常、前列腺炎、精囊炎、生理性凝固或性生活频率过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或专科检查等方式干预。

1、精液凝固异常:

正常精液射出后呈凝胶状,15-30分钟内逐渐液化。若液化酶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块状物持续存在。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长期未改善需排查前列腺功能异常。建议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适度增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2、前列腺炎影响:

慢性前列腺炎可能改变精液成分,导致凝固与液化失衡。该病与细菌感染、盆底肌肉紧张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尿频、会阴胀痛等症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塞来昔布等药物联合治疗。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可辅助缓解炎症。

3、精囊腺病变:

精囊炎或囊肿会分泌异常蛋白质,形成肉眼可见的胶冻状颗粒。这类病变多与泌尿系感染相关,可能出现血精、射精疼痛等表现。确诊需进行精囊超声检查,治疗可选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精囊镜手术。

4、生理性凝固现象:

精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射出后自然形成凝块,尤其在低温环境下更明显。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将样本置于37℃环境观察是否液化即可鉴别。保持规律排精频率每周2-3次有助于维持精液正常理化性质。

5、禁欲时间过长:

超过7天未射精时,精液浓缩可能导致块状物增多。这种情况通过增加性生活频率即可改善。建议搭配摄入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牡蛎、南瓜籽,避免穿紧身内裤影响睾丸散热。

日常需观察是否伴随颜色异常、疼痛等症状,暂时性块状物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持续存在超过两周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建议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和泌尿生殖系统超声。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避免高温环境及酒精刺激。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肉协调性,改善精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