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突然胃绞痛可能由饮食不当、胃酸反流、胃肠痉挛、胃炎或消化道溃疡等原因引起,轻微情况下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缓解,持续发作需结合药物或就医治疗。
1、饮食刺激:
进食辛辣、生冷或变质食物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短暂性绞痛。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会加重胃酸分泌,导致疼痛加剧。建议暂停进食刺激性食物,选择米粥、馒头等易消化食品,少量饮用温水缓解症状。
2、胃酸过多:
胃酸反流侵蚀胃壁时可引发烧灼样绞痛,可能与暴饮暴食、精神紧张有关。疼痛常伴嗳气、反酸症状,可通过口服铝碳酸镁、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缓解。日常需避免空腹摄入甜食及碳酸饮料。
3、胃肠痉挛:
肠道平滑肌异常收缩可能导致阵发性绞痛,多由受凉、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过敏诱发。热敷腹部可有效放松肌肉,配合解痉药物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等。疼痛伴随腹泻时应补充电解质溶液。
4、急性胃炎:
胃黏膜急性炎症会出现持续性绞痛,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药物刺激有关,常伴恶心呕吐症状。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确诊,治疗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
5、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表现为刀割样剧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伴冷汗、板状腹等急腹症表现。需立即禁食并急诊手术,常见术式为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为高危人群。
突发胃绞痛缓解后应保持1-3天流质饮食,如藕粉、南瓜羹等低纤维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反复发作超过2天或出现呕血、黑便需消化内镜检查。日常注意规律进餐,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