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淋巴瘤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植物碱类、抗生素类及靶向药物等,常用方案有CHOP、ABVD等。
1、烷化剂:
环磷酰胺是经典烷化剂代表,通过破坏DNA结构抑制肿瘤增殖,常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基础用药。苯达莫司汀对惰性淋巴瘤效果显著,与利妥昔单抗联用可提高缓解率。此类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和出血性膀胱炎。
2、抗代谢药:
吉西他滨干扰核酸合成,对T细胞淋巴瘤有独特疗效。阿糖胞苷常用于治疗高度侵袭性淋巴瘤,需配合水化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甲氨蝶呤大剂量使用时需亚叶酸钙解救,可穿透血脑屏障防治中枢侵犯。
3、植物碱类:
长春新碱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破坏有丝分裂,是CHOP方案核心组分。依托泊苷针对NK/T细胞淋巴瘤效果突出,但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此类药物易导致周围神经病变,需配合维生素B族预防。
4、抗生素类:
多柔比星作为蒽环类药物,通过自由基损伤肿瘤DNA,心脏毒性是其剂量限制因素。表柔比星心脏毒性较低,适用于老年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左室射血分数,配合右雷佐生保护心肌。
5、靶向药物:
利妥昔单抗靶向CD20抗原,使B细胞淋巴瘤5年生存率提升30%。维布妥昔单抗针对CD30阳性淋巴瘤,偶见间质性肺炎不良反应。新型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对套细胞淋巴瘤有显著控制作用。
化疗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量促进药物代谢,推荐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维持正氮平衡。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白细胞低于2×10⁹/L时需保护性隔离。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超声,出现持续发热或心悸应立即就医。靶向药物使用前需进行乙肝病毒筛查,治疗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