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气血不足头晕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作息调整等方式改善。气血不足通常由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慢性失血、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
增加富含铁元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猪肝、红枣、黑木耳等。动物肝脏每周食用2-3次,每次50-100克。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
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补气养血类中药,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中成药可选择归脾丸、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等。中药调理需持续2-3个月,经期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服用。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气血消耗。坚持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末梢循环。
每日按摩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穴位,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配合百会穴、太阳穴缓解头晕症状。按摩时力度适中,以局部酸胀感为度,早晚各进行一次。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和过度用脑,午间可小憩30分钟。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重气血损耗,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生化。
气血不足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食用牛肉、羊肉、枸杞、山药等温补食材。避免生冷寒凉食物,注意保暖尤其腹部和下肢。保持适度运动习惯但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周进行2-3次有氧运动配合伸展运动。出现持续严重头晕或伴随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贫血、心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疾病。女性经期后、产后及手术后更需注重气血调养,可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