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经常吃甜食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异常、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长期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频繁升高,刺激胰腺持续分泌胰岛素。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机体需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稳定,这种状态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甜食热量密度高,过量摄入易导致热量过剩。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腰围每增加1厘米,糖尿病风险上升5%-8%。控制体重可降低60%的糖尿病发病风险。
高糖饮食常伴随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紊乱。这些异常可能与高果糖摄入导致的肝脏脂肪沉积有关。代谢综合征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
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胰岛β细胞功能更易受损。当这类人群长期高糖饮食时,可能提前10-15年发病。基因检测可发现TCF7L2等易感基因。
甜食摄入多的人群往往运动不足、蔬菜摄入少。缺乏运动会使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40%。
建议控制添加糖摄入在每日25克以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和规律运动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