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折的特有体征包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方面。
骨折后由于骨的连续性中断,骨折端可能发生成角、旋转、侧方移位等异常改变,导致患肢外观明显变形。例如四肢骨折可能出现短缩畸形,脊柱骨折可能出现后凸畸形。
骨干部位骨折时,在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的假关节活动。检查时需轻柔握住骨折远近两端做对抗牵引,若出现异常摆动则提示骨折。
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产生的捻发音或捻发感,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之一。但不应刻意诱发骨擦感以免加重损伤。
骨折后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出血,通常在伤后30分钟内出现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血肿可通过皮下瘀斑的演变观察其进展。
骨折后由于解剖结构破坏和剧烈疼痛,必然导致肢体活动受限。上肢骨折影响持物功能,下肢骨折则丧失负重行走能力。
骨折后应立即制动患肢并冰敷以减少出血肿胀,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防止二次损伤。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及钙质促进愈合,推荐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搭配适度的负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