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残髓炎疼痛可通过局部处理、药物治疗、根管再治疗、显微根尖手术、拔牙等方式治疗。残髓炎通常由根管清理不彻底、牙髓组织残留、细菌感染、根管解剖复杂、修复体微渗漏等原因引起。
残髓炎急性发作期需开髓引流减压,清除髓腔内腐败物质,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暂时性开放引流24-48小时可缓解急性疼痛,配合冷敷减轻局部肿胀。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洛索洛芬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存在感染时需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彻底去除原充填物和残留牙髓组织,采用机用镍钛器械扩大根管,超声荡洗清除感染物质。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暂时封药消毒,后期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完成三维充填,消除根尖周炎症。
对于根尖孔外感染的顽固性病例,需在显微镜下进行根尖切除术。使用超声骨刀去除根尖3mm病变组织,MTA材料倒充填封闭根尖,同期处理根面龋坏或牙根纵裂等并发症。
牙体严重缺损无法修复、根管钙化不通或伴有根折的患牙需要拔除。拔牙后3个月可考虑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避免长期缺牙导致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
残髓炎治疗期间应避免患侧咀嚼硬物,每日用0.12%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次。康复后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根管治疗成功率约85%,显微根尖手术成功率可达90%以上,及时规范治疗能有效保存患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