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婴儿过敏和湿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诱发因素三个方面。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的过度反应,湿疹则是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慢性炎症。
过敏主要由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触发,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蛋白、鸡蛋、尘螨等。湿疹与皮肤屏障基因突变相关,如丝聚蛋白缺乏导致角质层结构异常,环境刺激物易渗透引发炎症。过敏可能加重湿疹症状,但两者发病基础不同。
过敏表现为速发型反应,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面部肿胀或呕吐。湿疹呈慢性过程,皮肤干燥伴红斑、丘疹,好发于面颊、肘窝等部位,剧烈瘙痒可能导致抓痕和渗出。
过敏发作需明确接触特定过敏原,如进食海鲜或吸入花粉。湿疹受多种非特异性因素影响,包括干燥气候、化纤衣物摩擦、汗液刺激等,部分患儿可能合并食物过敏。
过敏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诊。湿疹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家族特应性疾病史,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排除其他皮肤病。
过敏需严格回避过敏原,急性发作时使用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湿疹治疗以保湿修复皮肤屏障为主,推荐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中重度病例需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或他克莫司软膏。
日常护理中,过敏婴儿应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致敏食物,湿疹患儿需每日涂抹足量保湿霜。建议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母乳喂养可能降低两者发生风险,若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或皮肤感染应及时就诊。环境控制方面,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接触。对于顽固性病例,过敏专科医生可能建议口服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