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放屁小妙招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剖腹产后排气可通过腹部按摩、早期活动、饮食调整、药物辅助、体位调整等方式促进。剖腹产后排气困难通常由麻醉影响、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抑制、饮食不当、活动不足等原因引起。

1、腹部按摩:

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气体排出。按摩时避开伤口区域,以肚脐为中心画圈,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注意温度不超过40℃。

2、早期活动:

术后6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尝试下床站立。缓慢行走5-10分钟,每日3-4次,通过重力作用促进肠道气体移动。避免久卧导致肠粘连,活动时需家属搀扶防跌倒。

3、饮食调整:

术后6小时可饮温水,排气后进食米汤、萝卜汤等流质食物。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分次少量进食,每日5-6餐,咀嚼充分减少吞咽空气。

4、药物辅助:

二甲硅油片可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乳果糖口服溶液刺激肠蠕动,莫沙必利促进胃肠动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泻药。用药期间观察腹胀变化,记录排气排便情况。

5、体位调整:

半卧位姿势减轻腹部压力,膝胸卧位每日2次,每次5分钟促进气体上升。侧卧时屈膝抱枕,避免平躺加重腹胀。改变体位需缓慢进行,防止伤口牵拉疼痛。

剖腹产后需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再至普食。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伤口愈合后尝试腹式呼吸训练。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72小时未排气伴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