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妊高症剖腹产存在一定风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风险因素包括麻醉耐受性下降、术中出血风险增加、术后血栓形成概率升高、胎儿窘迫可能性增大、产后子痫发作等。
妊高症患者血管收缩功能异常,椎管内麻醉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全麻时气管插管刺激易引发高血压危象。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受肝功能影响,需调整剂量。
妊娠高血压常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达普通产妇的2-3倍。术中可能需使用卡贝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宫缩剂,严重出血需输血治疗。
术后卧床期间血液高凝状态加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升高5-8倍。建议术后12小时开始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抗凝,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
手术应激可能加重胎盘灌注不足,胎心减速发生风险增加。需提前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严重病例需多学科团队在场监护。
术后48小时仍需监测血压变化,硫酸镁持续泵注预防子痫。产后血压可能持续升高2-4周,需规范使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
建议术前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眼底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术后早期进食低盐高蛋白饮食,逐步进行踝泵运动和床上翻身。血压控制稳定后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渐进式下床活动,哺乳期用药需选择甲基多巴等安全性高的降压药物。出院后每周监测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持续补钙至产后6个月有助于血压恢复。